基于WebGIS的区域作物灌溉预报技术及应用
- 主要完成单位:金莎娱乐app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陈智芳,宋妮,刘浩,高阳,王峰,强小嫚,宁慧峰,米兆荣,王广帅,王景雷,孙景生,唐晓培,王鹏翔,龚学文,张昊
- 起 止 时 间 :2011年01月—2015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2017年金莎娱乐app青年科技创新奖
- 内 容 提 要 :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大江南北干旱频发。干旱由于其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灌溉是缓解干旱和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现阶段一些基层用水管理单位和上级决策部门,由于缺少精准的灌溉预报信息,来引导抗旱工作的提前决策与水量调配,造成了调水、配水不及时,从而贻误了最佳的灌溉时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为了减少目前抗旱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未旱绸缪,遇旱不慌”,少一些“应急”性,大家开展了灌溉预报研究。该研究对于引导灌区提前进行水资源调配,便于政府决策部门及时了解土壤墒情和旱情的动态变化,以及引导用户进行适时、科学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了适用于黄淮海地区的参考作物需水量模型,提出了基于常规天气预报信息的作物需水量估算模式,提高了未来一段时期区域尺度作物需水量的估算精度,为区域农业水资源的科学调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2)提出了天气预报定性信息定量化的解析及表达方法,解决了中长期灌溉预报所需数据难以获取和表达的难题;并首次将模糊粗糙集和D-S证据理论应用于灌溉领域,提高了灌溉决策的可靠性。
(3)构建了基于WebGIS的区域作物灌溉预报系统平台,实现了天气预报信息的快速抓取和区域灌溉预报信息的网络化展示,为黄淮海地区不同层次用户的灌溉管理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服务和技术支撑。
依托该项成果,获得发明专利和计算机App著作权各3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 4篇、EI 6篇)。成果于2013年10月-2016年6月,分别在河南和河北两省四个典型灌区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提高了灌区水资源调配的科学性和计划性,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用水保障能力。